當前位置:

【衛(wèi)士手記】一位紀檢人母親的故事

來源:三湘風紀網 作者:吳晚婷 編輯:張交通 2017-06-16 08:55:16
 

  “甘做紀委的一塊磚”

  “快點快點,我在幫村里搞全國扶貧開發(fā)系統(tǒng)的錄入,但是查詢系統(tǒng)我不會篩選,怎么搞……”一個多星期了,媽媽沒有回家,也沒有一個電話,打來的第一個電話,火急火燎的,還是工作的事。

  女兒卻沒有半點的不情愿,一邊打開電腦,一邊關心起媽媽,“媽,又熬幾天夜了吧,工作隊又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要注意休息,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

  “哪有時間休息,忙起來都是大家一起忙,誰好意思休息。反倒是你,你也是扶貧專干,這個任務完成了沒有?”身為縣紀委派駐到熱市鎮(zhèn)巖橋坪村和郝仙坪村的扶貧工作隊長,王麗君對這個在馬鬃嶺鎮(zhèn)扶貧辦工作的女兒也提出了要求,凡是要有責任心。

  “我在休產假待產呢,您忘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半晌,只聽見抽鼻子的聲音,“女兒啊,你要理解媽媽,媽媽是真的抽不開身。”

  “媽,我懂你,紀委把你派到哪里,你就是哪里的一塊磚嘛,再說,我自己也干這個,知道貧困戶的不容易,能幫點就多幫點,就當為您孫子積德了。”

  “不要村里的一飯一菜”

  “你媽媽是扶貧工作隊的隊長啊,這可是個肥差啊!”同事和女兒聊起了媽媽的工作。

  “哪好了,上次我去看她,她趴在一堆檔案上,就啃著一個玉米,看見我才去村口買了個盒飯。晚上我陪她睡,連個網絡都沒有,單位房也是家徒四壁,就聊會天睡了。”

  “不可能吧,工作隊經費充足,不光村里,還有后盾單位呀。”同事不相信。

  “我媽媽可是紀檢干部,從來都以廉潔自律為衡量標準,不拿單位的一分一毫,工作環(huán)境也是按自己的品性節(jié)約了再節(jié)約,不給組織提要求,也不要村里的一飯一菜。不光如此,媽媽還將每一筆扶貧資金的來龍去脈記到了專門的小本子上,約束自己的同時也監(jiān)督他人,她說了,隨時監(jiān)督已經成了她的職業(yè)病,就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融入了她的日常。”

  “媽媽,我懂您的紀檢情”

  產房里,女兒在艱難的剖腹產,產房外,媽媽卻在幫貧困戶謝加友的女兒跑親子鑒定,上戶口。

  幫謝加友兩個女兒上戶的那天,正是女兒剖腹產的那天。事后,女兒半開玩笑地問媽媽,“媽媽,你是愛大孫子還是愛扶貧,你看,您孫子都還沒上戶口呢,你就先幫別人上上了。”王麗君微微一笑,“我是在幫大孫子摸清門路呢,下次我們去上,熟門熟路,多快好省嘛!”

  “媽,我懂您。您有您的紀檢情,干了那么多年紀檢監(jiān)察工作了,不說超凡脫俗,高潔傲岸的情操還是有的,我為您感到驕傲。”女兒托著腮說道,眼里滿滿的都是自豪。

  紀檢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帶著使命感工作的王麗君真正讓一個紀檢干部的形象閃亮到了扶貧工作的第一線,賦予了黨風廉政建設、精準扶貧建設生命的氣息,成為了走在脫貧路上的老百姓嘴里心上掛得住的紀檢干部。(桃源縣紀委 吳晚婷)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