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桑植縣紀委監(jiān)委在該縣委政府官方微信平臺“時刻桑植”開辟“清風苑”專欄,專題刊發(fā)“書信話廉政 承諾正家風” 優(yōu)秀書信系列展播,引起強烈反響,全縣黨員干部紛紛點贊并轉發(fā),把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推向高潮。
2018年春節(jié)前夕,該縣利用召開紀委全會的契機,向279名參會人員贈送“廉政禮包”。這份“廉政禮包”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jiān)委主任張小慶親筆信,家庭倡廉承諾書,一副廉政春聯(lián),“青春踐行十九大 不忘初心跟黨走”廉政微電影光碟,十九大精神和黨內(nèi)法規(guī)書籍。特別是用傳統(tǒng)書信的方式,溫馨提醒黨員領導干部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要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欲、慎權,為黨員干部打好“預防針”,提高“免疫力”,確保黨員干部廉潔過節(jié),廉潔工作生活。
節(jié)后上班,全縣黨員領導干部紛紛回信,匯報自己的家風建設和廉潔自律情況,并帶動黨員干部家屬、單位職工、親戚朋友幾萬人參與其中。優(yōu)秀回信陸續(xù)在微信平臺推出后,參與人數(shù)更多,影響范圍更廣,更多的黨員干部,更多的群眾加入到“立家規(guī)、嚴家教、正家風、尚清廉”的大討論中,“微平臺”儼然成為了“家風教育宣傳大講堂”。在回信和留言中很多黨員干部表示深受教育,他們深刻領會到了黨組織的殷切希望和嚴格要求,親身感受到了縣委領導無微不至的關懷,惟有恪盡職守、忠誠履職、清白做人方可回饋組織的信任,報答領導的諄諄教誨。
在提倡信息化、數(shù)字化、無紙化的今天,傳統(tǒng)書信早已難覓蹤影。該縣領導和黨員干部通過“你來我往”的通信方式拉家常、話廉政、正家風,既體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回歸、傳承和弘揚,更反映出縣委、縣紀委在壓緊壓實“兩個責任”過程中的積極作為,把“高大上”的黨風廉政建設通過“接地氣”的形式謀劃部署推動,其意義非同一般,取得的效果顯而易見。
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足,需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常震懾”的“霹靂手段”,需要“打虎”“拍蠅”“獵狐”的“雷霆之勢”,需要“點名道姓”“警示曝光”的“出丑出汗”,同樣也離不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苦口婆心”。把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工作通過各種途徑“做到家”“做到心坎上”,如寫信、家訪、談心等。常做“婆婆嘴”,督促黨員干部常把自家“廉潔門”,常吹廉潔“枕邊風”,常念家庭“廉潔經(jīng)”,常下廉潔“毛毛雨” 。從而促進全體黨員干部修身、齊家、治國有機統(tǒng)一,進而補足精神之鈣,煉就防腐拒變之身,夯實堅不可摧的思想政治之基。以黨風政風清氣帶民風社風醇正,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必將日益明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必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