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根治“特權病”還需“常服藥”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王輝 編輯:張交通 2018-09-26 16:43:42
 

  近日,一張福建莆田某家長與老師的微信聊天截圖在網(wǎng)上開始熱傳。截圖顯示,這位自稱擔任莆田市旅游發(fā)展委員會副主任科員的家長,為了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予以關照,在自我介紹時,詳細列出了家中多名公職人員的職務信息,甚至將行政級別一一注明,迅速引發(fā)網(wǎng)友關注。

  家長曬家族官譜請求老師關照孩子,此行為著實令人啼笑皆非,大跌眼鏡,實屬“奇葩”一枚。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的當下,個別黨員干部如此“膽大妄為”,“以權求人”,不懂得區(qū)分公共身份和私人身份,妄圖利用公共領域的公共職權去影響和謀取私人領域的一些利益?!耙蝗水敼?,全家沾光”、“官為百業(yè)之首”、“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這些錯誤思想和行為依然有著廣泛的社會心理認同。可見“特權病菌”浸入骨髓之深,“官本位”思想土壤之沃。

  在此,不僅讓人聯(lián)想到鬧得沸沸揚揚的四川“嚴春風事件”。當初“嚴夫人”頤指氣使,派頭十足,對幼兒園的日常管理指手畫腳。其人的格調、涵養(yǎng)的確令人不敢恭維,炫耀、耍威風大概已成為她的一種日常習慣。典型的“特權思想”作祟,以“權”壓人。最終在輿論發(fā)酵下“嚴書記”被拉下馬。由此看來,這些人并沒有從“我爸是李剛”“我叔是金國友”等“雷人”事件中受到警示,而是依然我行我素,耍官威,擺官譜。著實讓人覺得可憐可笑又可惡可恨。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今天所反對的特權,就是政治上、經(jīng)濟上在法律和制度之外的權利。搞特權,這是封建主義殘余影響尚未肅清的表現(xiàn)。”“官本位”“特權病”充斥社會,就會催化腐敗墮落,導致整個社會信仰危機,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威信,削弱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官就是利、官就是特權、官就是正確。這是前蘇聯(lián)解體前的社會現(xiàn)狀。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認為蘇共代表工人的占4%,認為蘇共代表全體黨員的占11%,而認為蘇共代表官僚的占85%。蘇共倒臺時,廣大群眾不但不惋惜,反而拍手稱快就不足為奇了。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華盛頓說過:“我們越來越明白,對人類文明威脅最大、破壞最慘烈的,是不受制約的權力;其次才是自然災害和人類的無知?!币虼耍肮俦疚弧睔堅仨毲宄?,“特權病”余孽必須治根。

  首先,要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黨員干部,是人民公仆,是黨的形象代言人?!皺嗔π展恍账健?,任何以權力謀取利益和好處都是不允許的。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思想意識。要從內心深處自覺摒棄官本位思想和等級意識,樹立公平正義的價值理念和人人平等的權利原則,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不濫用職權,把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決不搞“封妻蔭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一套。

  其次,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堅決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在法治軌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則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guī)范權力、制約權力、監(jiān)督權力。”要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優(yōu)化政府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推進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適度分解與制衡。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zhí)行權、監(jiān)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xié)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

  最后,要堅定不移反對特權思想與行為?!吧平?,先禁其身而后人?!?反對特權,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

  依紀依法嚴懲腐敗,防止公共權力的異化。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只有懲處有力,才能預防有效,使更多的“想”搞特權和腐敗的人望而卻步,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級干部犯錯誤的機會。只有堅持懲防結合,多管齊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公平正義社會才會終將實現(xiàn)。(桑植縣紀委監(jiān)委 王輝)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