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法不責微”心態(tài)當摒棄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雷洪波 編輯:張交通 2019-01-10 16:16:30
 

  關(guān)于違紀違法,如今明目張膽越雷池的是少之又少了,但化大為小搞“微腐敗”的問題仍不時發(fā)生。吃喝不去大酒店,改去農(nóng)家樂;公款報銷不搞大數(shù)額,化作小發(fā)票;辦私事不再開公車,變成私車加“公油”,如此等等。

  錯誤的行為必然受錯誤的思想支配。“微腐敗”增量不斷,很大程度上源于法不責“微”的心理作祟,也說明一些人心中的貪念仍在活蹦亂跳。如何實現(xiàn)從不敢到不想,是個現(xiàn)實而緊迫的課題。

  一些人常有僥幸心理,覺得法不責眾、法不責微。以為“大家都這樣”,法紀就無可奈何。然而,正風肅紀的事實一再告訴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犯了錯誤就要付出代價。有人覺得收點小東西、搞點小吃喝、破點小規(guī)格,都“不算什么事”“沒有多大事”,這何嘗不是對法紀缺乏深知與敬畏的又一表現(xiàn)。如果說過去一些人走偏出格,可以歸咎于不良政治生態(tài)拖累所迫,那么現(xiàn)在都什么時候了,咋還如此執(zhí)迷不悟?

  “微腐敗”看似吸血不多,實則其害如虎。老百姓憤慨“老虎”,也同樣痛恨“蚊蠅”。居家過日子,蒼蠅到處飛、蚊子嗡嗡叫,飯就吃不可心,覺就睡不安穩(wěn)。“微腐敗”往往損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消解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雷峰塔頃刻間轟然倒下,就是因為“螞蟻搬家”——今天你拆一磚、明天他拆一磚,正所謂“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老虎”不可能一天長成,大奸巨貪哪個不是從小打小鬧發(fā)展到無法無天?所以說,蚊蠅不狠拍,老虎也就打不完。

  睹微知著,防微成著,是正風反腐之通則。在有些國家,連公務(wù)員使用信封,都規(guī)定要公私分別,決不允許不付費搭便車。在我國香港,公職人員接受吃請,一頓飯費用,按就餐人數(shù)均攤,若超出本人月薪1%,即屬受賄。我們黨“越往后執(zhí)紀越嚴”,查細責小、無微不“治”將為常態(tài)。

  “微腐敗”因其體量不大,組織上的“探頭”很難及時探清照明,加之群眾中也不乏有人積非成是、見慣不驚,因此尤需黨員干部當好自己的紀檢官。有道是:不講道德,紀律就會靠近;無視紀律,法律就會靠近。為官從政,貪一點則由“王”變“玉”、成他人玩物,取一文則不值一文、遭人們鄙視,因小失大的蠢人傻事還是不做為好。好面子、講感情本不為錯,但面子、感情要服從黨性黨紀,該拒絕時要果斷說“不”。在黨言黨、為國為民,沒有那么多的“不好意思”“過意不去”,也沒必要怕人說“不夠朋友”“不懂規(guī)矩”。

  抓大不放小,是對腐敗“零容忍”的生動注解。再微小的細節(jié),也能折射出一個人的作風;再輕微的苗頭,也會危害一個政黨的根基。重在日常、不棄微末,擯棄法不責“微”的心態(tài),才能始終保持風清氣正、崇廉尚實的精氣神。(慈利縣廣播電視臺 雷洪波)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