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腳踏兩只船,遲早要翻船!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 作者:周俏麗 編輯:張交通 2019-01-22 16:29:53
 

  吃公餉賺私錢,哪有這等好事?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28名因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的公職人員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成為干部群眾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自古當官發(fā)財本兩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干部既走當官道,又想做發(fā)財夢,遲早翻船的前車之鑒,不可謂不發(fā)人深省!(1月19日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當官發(fā)財本兩道,不可與民爭利,這是先人們留下的諄諄教導。即使在封建社會,當官與發(fā)財也是決然兩途。“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yè)。”唐垂拱三年,左相蘇良嗣留守西京,當時尚方監(jiān)裴匪躬查核西京禁苑,見禁苑內蔬菜水果長勢喜人,準備出售取利。蘇良嗣曰:“昔公儀休相魯,猶能拔葵、去織婦,未聞萬乘之主鬻蔬果也。”意思是說,從前公儀休任魯國宰相,拔掉園中的葵菜,辭退家中織帛的婦人,不許家人與百姓爭利,未曾聽說大國的君主出賣蔬菜水果的??梢?,“為官”與“發(fā)財”不可兼得,這是前人都早已明了的常識。

  原本,為政或經商,只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若做出從政選擇后仍得隴望蜀,或亦官亦商,以“權”食“利”,做著當官發(fā)財的“黃粱美夢”,便是對權力的褻瀆,也是對制度的破壞。“一邊領國家工資,一邊在外面開公司賺錢,哪有心思為人民服務呢!”權力染上了銅臭味,便是最大的政治風險。

  “我覺得當公務員可以領到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開公司又能從中獲得賺錢的歡愉。本來以為是一舉兩得,現在看來,真是犯了渾……”利令智昏、得隴望蜀,妄想占盡好處,殊不知早已走到了危險的邊緣,逾越了紅線。

  “身份即是責任。”干部手中的權力、衣食俸祿均來自人民,是人民的公仆,其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如果當了“人民的公仆”又妄想媷人民的羊毛,這不僅會侵害群眾利益,損害黨群干群關系,還會破壞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貽害無窮。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時任福建省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就提出:“如果覺得當干部不合算,可以辭職去經商搞實業(yè),但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還要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多次告誡黨員干部,“清清爽爽、義無反顧地去當官。不要把當官作為一個滿足無窮貪欲、獲得無限私利的捷徑,那樣遲早要完蛋。”

  當官發(fā)財“兩條道”,實際上是給黨員干部立起了一條“戒尺”,劃出了一條“紅線”:想當官就莫求發(fā)財,想發(fā)財就別來當官,決不能腳踩兩只船,否則遲早完蛋!習近平總書記這一諄諄教誨,是忠告也是警告,可謂良藥苦口、語重心長。

  在其位謀其政。共產黨人為官,圖的是造福百姓。清正廉潔是本分,執(zhí)政為民是根基,知責盡責、安守本職、一心為民,“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留下百姓念念不忘的政績回響,那才是一個為官者最大的財富。(桑植縣河口鄉(xiāng)政府 周俏麗)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