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在黨史“四季”里找尋永恒的“光”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萬輝玉 編輯:謝航 2021-06-08 18:39:02
 

百年黨史,百個四季,歲月以四季輪回的方式默默前行,春夏在交替更迭里訴說著關于信仰和初心的故事。也許在時間的長河里,有些先烈們的容貌和姓名都已模糊,但那滌蕩著紅船光芒的浪花卻一路翻涌、奔向未來,輕聲吟唱著百年滄桑的“四季”頌歌,這些永恒的“榮光”指引我們在新長征的路上力行不止。

春輕暖,力行“勝利之光”。1936年春天,紅軍搶渡金沙江,僅憑7只舊木船、十幾只木筏和28名船工,就完成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那是一首軍民聯(lián)手的協(xié)奏曲,是北上抗日的動員歌。時至今日,人們依舊津津樂道,也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能完成如此壯舉。也只有中國人民,擁有如此力量。同樣是春天,1979年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劃定了深圳特區(qū),至此拉開改革開放的序幕,是共產(chǎn)黨人結合實際、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關鍵舉措。春天,總是充滿希望,春天的溫暖就在共產(chǎn)黨人的心里。

夏火熱,力行“力量之光”。1921年夏,紅船揚帆起航,就此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走上歷史舞臺,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走向勝利。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反抗反動派的第一槍,是我們黨走向軍事成熟的里程碑……這些都發(fā)生在火熱的夏天。那是干勁十足的季節(jié),是完成將春天的希望轉化為金秋收獲的重要時期。所以我們心情激蕩、斗志昂揚,不斷進取、創(chuàng)造輝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唯有以夏天一樣的熱情投身其中,才能不斷激發(fā)創(chuàng)業(yè)斗志。夏天,火熱而激情,那是因為國家與民族的事業(yè),就是我們黨的全部動力。

秋無語,力行“深情之光”。長征路上,一年深秋。小學課本里《金色魚鉤》的故事發(fā)生在1935年的秋天,紅軍過草地,老班長為了照顧傷病員,用釣魚、挖野菜改善傷病員生活,自己靠傷病員吃剩下的魚骨維持生命,最后昏迷去世,只有共產(chǎn)黨人才有如此無私的胸懷,這樣的隊伍,必定所向無敵,戰(zhàn)無不勝。1960年秋,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騰起沖天火光,宣告了一個時代的徹底終結。多少人因此潸然淚下,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堅守與攻關,我們白手起家,完成了世界級難題。那些默默奮戰(zhàn)在一線的科研人員,可能一輩子都要隱姓埋名,但是他們無怨無悔。秋天,總是充滿感動。那是因為秋天的深情總是深藏在永恒的初心里。

冬愴然,力行“英雄之光”。還記得長征途中與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嗎?片片雪花飄落在他身上,讓他成為一座承載著中國軍魂的豐碑。還記得朝鮮戰(zhàn)場上的“冰雕連”嗎?任憑風雪肆虐,依然固守前線。問世間何為英雄,未有能出其右者。我們常說,化悲痛為力量。這樣一再突破人類極限的壯舉,是共產(chǎn)黨人深刻踐行革命理想的生動體現(xiàn),是偉大的斗爭精神在面對困難時的激情迸發(fā)。沒有人不珍惜生命,但對于共產(chǎn)黨人來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放在第一位。冬天有一種英雄的愴然,那是因為冬日的寒冷時常伴隨錘鐮的光輝。

百年滄?!八募尽备瑁频Z向前勢磅礴。革命先烈用忠誠與信仰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贊歌,在季節(jié)的足跡里,那不屈的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脈搏。征途上還會有坎坷,通過百年黨史,吸取無窮力量,面向黨旗,許下承諾,身體力行,無所畏懼、逐“光”向前!

通過本次學習,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革命斗爭史,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創(chuàng)革命道路的艱辛,體會到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的革命勇氣和犧牲精神。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和林業(yè)工作人,自己一定要把這次學習的收獲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原動力,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盡職盡責、主動作為。牢記“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革命精神,努力為我縣林業(yè)生態(tài)工程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