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若干措施》,實施“凝心鑄魂、紅廉輝映、弘德明理、清朗家風、立規(guī)強基”等五大工程,提出16條具體措施,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傳承湖湘紅色文化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湖南推動各級領導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制定了任務書、路線圖。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diào),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nèi)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重視家風傳承是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重要精神密碼和鮮明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指出“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才能健康發(fā)展”,明確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干凈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yǎng)新時代共產(chǎn)黨人的良好家風”,諄諄告誡“要管好家人親屬、管好身邊人身邊事,樹立良好家風,過好親情關,教育家人嚴守黨紀國法,堅決防止和反對‘裙帶腐敗’、‘衙內(nèi)腐敗’”……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加強新時代黨員干部家風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員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嚴格約束自己,嚴格教育管理家人,做到廉潔自律、廉潔齊家。
湖湘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湖湘家風淵源流長、魂正根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燦若群星的湖湘英才。湖湘家風賡續(xù)湖湘文化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兼收并蓄的開放胸襟、清廉自守的鮮明底色,在中華家風文化中獨樹一幟。周敦頤“官清贏得夢魂安”,留下愛蓮家風;王夫之“正己齊家而憂社稷”,在家訓《示子侄》中強調(diào)“立志之始,在脫習氣”;曾國藩“愿子孫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傳下“八本家訓”和近1500封家書;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要求子侄“慎交游,勤耕讀;篤根本,去浮華”。
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面,老一輩湘籍革命家更是為我們作出了榜樣,留下了紅色好家風這一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chǎn)。毛主席在家風上堅持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他拒絕為夫人楊開慧的哥哥楊開智安排工作;劉少奇教育子女“永做人民的勤務員”,絕不允許親屬利用黨和人民給的權力搞任何特殊;胡耀邦拒絕給親侄子推薦工作,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人是給人民辦事的,不是給一家一族辦事的”;開國將軍鐘偉告誡子孫“不占便宜,不撈好處,要靠自己本事”,其親屬均在平江老家務農(nóng)……
家風連著黨風政風,家風正則民風正,民風正則政風清。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從近年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來看,貪腐“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等家族式腐敗的情況屢屢出現(xiàn),從“全家?!睖S為“全家腐”“全家覆”的悲劇不斷上演。領導干部腐敗問題,大部分都涉及其親屬,背后折射出領導干部親情觀的扭曲異化變質(zhì)。好家風是砥礪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貪腐的“防火墻”。黨員干部既要嚴于律己,又要從嚴治家,既要把好廉潔自律的“前門”,又要守好家庭防線的“后門”,不為利益所惑,不為親情所困,公私分明,秉公用權,絕不能讓手中的權力淪為親屬謀私利、搞特權的工具。
培樹良好家風,貴在落實落細、常抓不懈。加強新時代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是省委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三不腐”的重要舉措。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結(jié)合起來,以深入貫徹落實《若干措施》為契機,以“紅廉輝映”等五大工程為抓手,進一步壓實責任,做好家風建設大文章,以廉潔家風涵養(yǎng)清風正氣,傳承湖湘好家風,共樹文明新風尚。(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