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夜,沅古坪鎮(zhèn)紀委和調(diào)查組在辦理一起信訪交辦件時,為兌現(xiàn)三日內(nèi)給予信訪答復的承諾,乘著夜色、爬山涉水來到信訪人家中。
“李大爺,我們來赴約了。”在信訪人驚訝的表情下,我們?nèi)缂s而至將裁決書和答復意見送到了李大爺手中,“我原以為你們今天是不會來了,還準備明天去鎮(zhèn)政府找你們呢。”坐在火坑旁的李大爺感慨的說到。
事情源于今年4月的一次越級上訪,63歲的李大爺由于與同組的一位黨員存在矛盾沖突,總感覺自己在組上受他們欺負,便將道聽途說、自我理解的組上相關問題向上進行了反映。
“雖然我對你們的答復并不滿意,但對你們的工作還是認可的。”答復過程中,由于李大爺反映的問題大多不屬實,我們便針對信訪件中的山林糾紛、集資安裝變壓器和外嫁女兒要納入易地搬遷的問題上,向李大爺詳細的講解了相關扶貧政策和山林裁決依據(jù),并讓他查看相關證據(jù)材料。但李大爺仍然固持己見,對我們的答復并不滿意,經(jīng)幾次三番的溝通時間已經(jīng)不早了,李大爺便在送達回證上簽了字,送我們出了門。
或許并不是每一次信訪答復都能讓上訪人滿意,也許是每一位信訪人背后都有我們無法理解的辛酸無奈,但我相信只要在辦理信訪工作中堅持原則,認真負責的調(diào)查取證,仔細傾聽、耐心溝通,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tài)度,心系群眾,任何矛盾糾紛在我們的努力下都會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