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前些年春節(jié)期間。
正月十一日,鄉(xiāng)民政所長小陳來到鄉(xiāng)紀委馬書記的辦公室,反映了一個重要情況:她在走訪春節(jié)前領取臨時救濟款的農戶期間,曾領取臨時救濟款的吳春香反映她只領取到100元的救助金,但表冊中顯示她領取的是1000元。
隨后,小陳向馬書記提供了《春節(jié)期間臨時困難救濟款發(fā)放花名冊》。
一
根據(jù)小陳的反映,馬書記帶著紀檢員小王來到了吳家坪村吳春香家中。在說明來意后,馬書記問道:“這上面的字是你本人簽的字嗎?”
“字是我本人簽的,但我沒有領取到1000元,只領取到100元。”
“你能講講你領取資金時的情況嗎?”
“我簽字領取這個錢時,這個表上給我造的錢數(shù)字只有100元,并不是1000元,我記得很清楚,現(xiàn)在怎么變成1000元了,天地良心,莫害我?!?/p>
“你當時領取這筆錢時,記得有誰在場嗎?”
“當時有人在場,好像有個村干部在場,但我記不得是哪個村的村干部了,是個女的?!?/p>
二
馬書記根據(jù)吳春香的描述,對照表冊中查看,在領款人簽字欄看到“黃英代領”的字樣。毫無疑問,吳春香所說的那個女村干部定是黃英。黃英是李家灣村的女支部書記。于是決定去李家灣村找黃英了解一下。
“春節(jié)前,你代村民領取過臨時困難救濟款嗎?”
“領取過,我是幫我們村里的向家婆婆領的,她是個孤寡老人,長年受病,快過年了,她還沒得年肉,給她申請臨時救濟的事,我們幾個村干部都商量了的?!?/p>
“你領取的是多少錢?”
“500元錢。向家婆婆自己不方便去領取,是我?guī)椭I的。這筆錢我們村里已經給向家婆婆買年貨了,單據(jù)我都保管得好好的?!?/p>
馬書記和小王把表冊拿出來一看,黃支書代領的資金真是500元。
“你代向家婆婆領取錢時,還有誰在場?”
“當時好像吳家坪村有個老婆婆也到那里取錢?!?/p>
“你講的那個老婆婆當時是取的多少錢,你清楚嗎?”
“那我就沒看清,你們可以看民政所的表冊啊。”
三
從黃英支書家返回政府,小王說,“這個案子沒法破,黃支書領取的資金和表冊上完全一致,是不是吳春香把錢領了,怕哪個用她的錢,故意只說領取的是100元呢了?”
“案子破不破得了,暫時還沒到下結論的時候,黃支書代領的錢與表上一致,其他的人領的錢與表冊上又是否一致?所以我們下一步還是要找表冊中簽字的人再核實一下?!?/p>
于是,馬書記與小王按照小陳提供的冊子,開始一個一個的找相關簽字人員進行核實。然而,幾天下來,表冊中領取救濟款的人找完了,結果是所找的這些人領取的救濟款數(shù)字與表冊中的數(shù)字皆完全相符。
到底是怎么回事?正當馬書記和小王束手無策的時候,誰知那個黃支書偏偏找上門來,說她是清白的?!坝写迕裾f我貪污向家婆婆的救濟款,正在被鄉(xiāng)紀委調查”。要馬書記去她村里為她澄清一下傳言。
四
應黃支書的請求,馬書記和小王再次來到李家灣村。在村組干部、黨員、群眾代表大會,馬書記為黃支書作了澄清。之后,黃支書把她給向家婆婆購買年貨的單據(jù)一一進行了公布,她還把手機相冊打開,證明從鄉(xiāng)政府領回來的錢只有500元。當黃支書把手機在馬書記的面前晃了晃的時候,馬書記突然一把搶過黃支書的手機,仔細看著黃支書用手機照的那張《春節(jié)期間臨時困難救濟款發(fā)放花名冊》。馬書記這一舉動,讓黃支書有些莫名其妙。馬書記隨即又表現(xiàn)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平靜地說,“請你把這張照片傳給我吧。”
原來,在黃支書提供的照片里,名冊中吳春香所領取的救濟款數(shù)字只有100元,而不是現(xiàn)在這個表冊中的1000元。五
有了黃支書提供的這份證據(jù),幾個回合下來,老李不得不對虛報冒領900元救濟款的事實和盤托出。那是春節(jié)前,政府需要安排人員值班,還是一般干部的老李自告奮勇留下來值守。為了確保春節(jié)期間能夠及時解決突發(fā)性的群眾臨時困難問題,民政所專門留下1萬元現(xiàn)金,交給老李處理。到了正月初六的時候,手里還有900元現(xiàn)金沒有發(fā)出去。眼看第二天鄉(xiāng)干部就要上班了,老李很舍不得把這900元錢退給民政所,于是動起了歪腦筋,便在吳春香領取的救濟款數(shù)字100的后面悄悄地加了一個0。就這樣,自以為做得天衣無縫,沒想到被黃支書拍下的照片給揭穿了老底。
不久,縣紀委向鄉(xiāng)紀委下發(fā)了案件審理意見書。老李受到了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老李冒領救濟款的案子被破,也剛好印證了一句古話:“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桑植縣澧源鎮(zhèn)紀委楊國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