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確保每一個細胞的健康,社會才能抵擋住“病毒”的侵襲?!稒z察日報》曾發(fā)表文章,總結出中國貪官八大特點,其中一點就是“三怕”:一怕老婆、二怕情人、三怕小偷。老婆知道底細,情人握有把柄,小偷偷出老底。因此,開展家庭助廉教育,傳播廉潔文化,需要廣大家庭的積極參與和自覺實踐,廣泛宣傳發(fā)動,增強家庭成員的參與意識顯得十分必要。
  家庭助廉教育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精神力量,具有引導人、教育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是反腐敗斗爭的治本之策,是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在家庭中積極倡導廉潔文化,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對于構筑抵御腐朽文化侵蝕的思想道德防線,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黨員干部對家人一定要從嚴約束、從嚴要求,嚴格執(zhí)行廉潔勤政的各項制度,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老老實實辦事。開展家庭助廉教育,傳播廉潔文化,就是要用廉潔的文化占領家庭陣地,引導黨員干部和家庭成員培養(yǎng)高尚情操,加強文化修養(yǎng),提升人格品質(zhì),形成文明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圍和優(yōu)良家風,以良好的家風促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進一步好轉(zhuǎn)。這是一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要工作。因此,開展家庭助廉教育,把廉潔的文化傳播到家庭,讓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在廉潔的家庭文化氛圍中,受教育,經(jīng)熏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礎。
  家庭助廉要寓廉于樂。要利用各種節(jié)日喜慶、祥和的氛圍,開展多種寓廉于樂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家庭廉潔文化具有溫馨感。以音樂、舞蹈、曲藝、小品、演唱等形式,謳歌廉政勤政的先進典型;開展珍惜崗位,支持配偶權為民所用,珍惜家庭,幫助配偶守好后院;過問配偶的思想,過問配偶的開支、過問配偶的社交圈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家庭成員學習廉政文件、法規(guī),時時為配偶“吹廉風”、“把廉脈”、“念廉經(jīng)”、“敲廉鐘”,當好廉政建設的“宣傳員”、“守門員”、“監(jiān)督員”,為配偶廉潔從政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助廉要寓廉于學。工作單位是黨員干部工作的主要公共場所,家庭則是黨員干部的生活領地。家庭助廉要充分利用社區(qū)“亭、廊、墻”等宣傳長廊、廉政廣場,開展廉政對聯(lián)、漫畫、小故事、書法、繪畫、攝影、手工藝等比賽活動,使家庭成員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習貫通廉潔知識。
  家庭助廉要教育家人多注意配偶心態(tài)。一是不平衡心態(tài)。在腐敗分子中,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認為收入與貢獻不相符。與外商、大款、發(fā)達國家公務員盲目攀比,把手中的權力作為資本,大搞權錢交易。二是及時行樂心態(tài)。受社會上燈紅酒綠奢侈之風的影響,一些年輕干部向往奢侈糜爛的生活方式,覺得不及時行樂一輩子算白活了。三是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心態(tài)。一些即將離退休的領導干部,眼看權勢和地位就要失去,萌發(fā)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心態(tài),于是不擇手段,聚斂錢財,安插親信,搶留后路。四是有恃無恐心態(tài)。認為上有保護傘,下有關系網(wǎng),誰也奈何我不得,因而無所顧忌,頂風作案。五是貪得無厭心態(tài)。有些領導干部名利不缺,但是依然對金錢有種強烈的占有欲望,他們不停地攫取金錢,同時也是在不斷地自掘墳墓。六是廉潔吃虧心態(tài)。一些領導干部原本清正廉潔,可是受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心想大家都在腐敗,自己不腐敗吃虧。當然腐敗分子走上犯罪道路,決不僅僅是某一種心態(tài)使然,往往是多種心態(tài)相互影響的結果。
  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常懷“畏民”之心,就能守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誘惑,保得住氣節(jié)。(慈利縣廣播電視臺 雷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