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偉大的小人物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魏詠柏 編輯:張交通 2019-05-24 15:58:04
 

  最近讀一本書,是奧地利作家羅伯特·澤塔勒著、劉秋葉譯的《大雪將至》。這本小說我買了快兩個月了,一直沒時間讀。今天,當我翻開書,只看了幾行字,就舍不得放下了。

  《大雪將至》的故事并不復雜:安德里亞斯·艾格爾應該是一個私生子,他的母親由于過著輕浮的生活,在他大約四歲的時候被肺結核病奪去了生命。從此,作為孤兒被胡貝特·康茨施托克爾收留為養(yǎng)子。作為姨父,康茨施托克爾對小艾格爾十分刻薄,讓他干著和年齡極不相稱的農(nóng)活,稍有過錯就施以暴打。小艾格爾的童年十分壓抑而艱難,在康茨施托克爾的一次失手中被打成了殘疾。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間的敵意越來越大,終于導致艾格爾被趕出家門。獨立謀生的艾格爾,雖然瘸了一條腿,身體卻十分強壯。什么活都可以干,沒有一句怨言。他節(jié)衣縮食,在29歲那年用攢下的錢租了一小塊地,開始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他戀愛了,還謀得了一份施工隊的固定工作。幸福仿佛在向他招手。然而,命運之神沒有垂青他,接連的災難傾泄而來。工友格羅勒赫爾因受傷而失去胳膊,老馬特爾的黯然逝去,妻子在睡夢中被突發(fā)雪崩活埋……一連串的打擊接踵而至。

  《大雪將至》中的艾格爾被塑造成了一個大寫的人。面對妻子被活埋,艾格爾在苦難中站了起來。死亡帶來的不僅是生命的凋謝、親人的悲傷,還有吞噬人的靈魂的寒冷。艾格爾深刻感受到了這種寒冷。然而,艾格爾是如此堅韌不拔,他的生死觀是與眾不同的,他對于身體的完整和靈魂的完整有著不一樣的認知。在他眼里,一個人哪怕是缺胳膊少腿,他仍然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這種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值得尊敬的,也顯得十分珍貴。這種認知,作為一種精神支柱,支撐著他的生命天空。不管烏云有多濃重,不管環(huán)境有多殘酷,不管面臨怎樣的不幸,艾格爾都能坦然面對。

  艾格爾在他的內(nèi)心世界構建了一個自足的空間,他的生命因此足夠堅韌,足夠頑強。當招工經(jīng)理指出艾格爾的身體殘疾并拒絕他加入施工隊時,內(nèi)心堅強的艾格爾沒有自卑,而是滿滿的自信。“這個地區(qū)沒有比我更能干的工人了。”“我很強壯。什么事情我都會做,任何工作我都愿意做。”“在山上我是唯一一個能直立著走路的人。”僅僅這幾句話就足夠了,成功塑造一個人物實在不需要大段落大篇幅的描寫。抓住人物性格特點,用準確有力的語言,以簡潔的方式,一擊而中,便足以打動讀者的心靈。

  讀完《大雪將至》,我不禁掩卷沉思:人生究竟是什么?是一部短暫而又漫長的悲劇,角色匆匆來往,劇情曲折哀傷?是一次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所遇并非所求,結果卻已注定?還是一場紛揚而又沉重的大雪,往事隨風飄散,時光終被埋葬?最終,我一一搖頭否定。人生,應該是積極的、溫暖的。安德里亞斯·艾格爾,是一個不向命運妥協(xié)低頭、頑強生存的英雄和榜樣,是一個心里裝著別人的偉大的小人物。(慈利縣消防大隊 魏詠柏)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