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暖花開,這個美好的時節(jié)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蒙上了一層陰影。從武漢封城到全國戒嚴,再從援鄂一家親到復工復產(chǎn)張家界風景區(qū)全面放開,眾志成城決勝疫情的曙光在即。七屆市委也決定在這一特殊時期開展第十輪巡察。我有幸成為第三組成員參與巡察工作,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謹以此文記錄這段特殊的經(jīng)歷——
角色的轉變。初始的抗拒。從臘月二十九,我們衛(wèi)生健康戰(zhàn)線全員待命,嚴陣以待,無假無休連軸轉了近兩個月,正逢疫情好轉時機,眼看可以忙里偷閑,卻被一紙通知抽調到市委巡察第三組,才下火線,又上戰(zhàn)場,此時的我內心確有幾分抗拒與不情愿。碰頭會的初遇。3月11日召開碰頭會,我們組有八個人,組長、副組長、總聯(lián)絡員及組員,同時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我任組織委員。大家都帶著口罩,按照防疫要求隔開落座,客套寒暄的進行自我介紹。劉組長宣布了巡察組的相關工作紀律和要求,明確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早8:00-晚10:00。這不就是傳說中的“5+2”“白+黑”嗎?計劃中的美好周末就這樣泡湯了。組織的溫暖。我們的工作場地被安排在張家界國際酒店,曾經(jīng)的防控隔離酒店,這里鳥語花香,河柳成蔭,環(huán)境清幽。剛進駐第一周,市紀委和巡察辦的領導還專程到各組聽取意見,視察后勤保障落實情況。要求各組務必做到一手抓巡察推進,一手抓防疫安全,為我們提供了安全衛(wèi)生的工作環(huán)境,讓我們倍感組織的溫暖。培訓會的提升。由于大部分組員均是第一次參加巡察,個個干勁十足,熱情高漲。3月14日,由李副組長主講,對巡察問題的來源、底稿的制作、報告的撰寫、資料的查看、談話的技巧等內容進行深度講解,大家收獲頗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句話:“開展巡察沒有查出該單位關鍵的、核心的、主要的政治問題,沒有通過巡察整改促進工作,就是一次失敗的巡察”、“ 報告一句話,底稿數(shù)千言”。看來沒有一點真功夫,還真攬不了巡察這個瓷器活。工作的投入。隨著實際工作的開展,從組長到組員每個人都在擼起袖子加油干。通過查看資料、開展談話、外圍調查,我這個新兵也漸漸進入角色。每天晚上每個房間都是燈火通明,有的伏案奮筆疾書,有的細心翻閱著一本本賬冊資料……。有時候因觀點的爭執(zhí)、對問題的探討、報告撰寫的咬文嚼字會忘記時間的流逝,一直到深夜。眼看著本輪巡察時間過半,大家都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只有在巡察組,才發(fā)現(xiàn)時間真是不夠用!
收獲的友誼。朝夕相處的20天,工作中的相互交流與幫助,生活中的相互關心和照顧,讓我們慢慢的熟悉起來,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在此我也不妨用畫像報告的寫法為家庭成員畫個像吧——劉組長,也許是多年政法工作經(jīng)歷的緣故,總是不茍言笑,很高冷,其實為人和善,對問題的定性特別強調用證據(jù)說話,常常一語驚醒夢中人。李副組長,笑容和藹,走親民路線,與大家打成一片。但作風嚴謹,要求我們今日事今日畢,日清日結,堅持運用見人見事底稿工作法,文字功底深厚。老聶,雷厲風行、作風干練、認真細致,會工作也會生活,快人快語,幽默詼諧。小方,我們的總聯(lián)絡員,細膩溫潤,體貼入微,總是為他人著想,是典型的暖男一枚。全哥,審計老兵,默默無聞,踏踏實實的老前輩。莉莉,來自紀檢組的女俠,大大咧咧、勇于表達,時刻以辦案思維工作的大嗓門兒。燕兒,財務小美女,活潑開朗,工作敬業(yè),火眼金睛,不會放過一張可疑的票據(jù)。
黨性的錘煉。政治巡察是對一個單位來一次“政治體檢”,通過巡察組的“望聞問切”來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震懾,通過整改問題,推動改革、促進發(fā)展。我所在的單位也曾被巡察過,對“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道理深有體會,我想這也許就是巡察制度的意義所在吧!“巡察別人、教育自己”,巡察就是干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的熔爐。通過參與巡察,讓我深深感受到,愛崗敬業(yè)、善于思考、創(chuàng)新有為者才會受人尊敬愛戴,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敷衍了事者必定遭人唾棄不屑。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這讓我對自己未來的工作有了敬畏之心,也時時提醒自己永葆赤子之心。
最后,引用一位領導同志在巡察動員會上的一句講話作為本篇的結束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不負卿。(市委第三巡察組抽調人員、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