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玉石到古董,從花草到字畫,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官員因為各種“雅好”而落馬。近日,據(jù)安徽紀檢監(jiān)察報道,六安市供銷社原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熊偉在任時,喜歡游泳,熱衷于種花草。在商人權(quán)錢交易的圍獵中,“雅好”搖身一變成“雅賄”,最終腐化墮落、自毀前程,淪為了“階下囚”。
一點“雅好”,比如游泳、種花草都是小事,為何會淪為“階下囚”?因為熊偉的嗜好,竟成了受賄的“載體”和“途徑”:熊偉喜歡游泳,某置業(yè)公司負責人高某某,在游泳結(jié)識后,便有意借鍛煉之機送錢送物,所以才有后來高某某投建大型商場的“一路綠燈”;熊偉喜歡種花草,對花卉很有研究的周某某為了能在開發(fā)區(qū)多承接綠化工程,便利用幫領(lǐng)導修整花草之機大肆送裝有大額現(xiàn)金、金條的瓶、筆筒、茶壺等等。我想,熊偉的“雅好”起初也都是想怡情養(yǎng)性,提升品位,絕不齒于“為五斗米折腰”。但后來為何蛻變成充滿銅臭味的名“雅”實“腐”呢?其一與官員自身“免疫力”不強有關(guān),其二和嗅覺靈敏、無縫不鉆的“奸商”有關(guān),這些人將“蒼蠅叮蛋”之術(shù)發(fā)揮到極致,他們把“不怕領(lǐng)導講原則,就怕領(lǐng)導無愛好”奉為經(jīng)營理念,投其所好,趁機意拉攏、腐蝕、圍獵官員。在“溫水煮青蛙”式的誘惑下,官員們逐漸放松警惕,不知不覺步入設(shè)計好的圈套,在“雅好”上栽了跟頭,以至于斷送了自己的幸福。
借“雅好”而受賄,或因“雅好”而栽跟頭的,絕不只是熊偉。梳理近年來落馬的官員,倒在所謂“雅好”上的領(lǐng)導干部不勝枚舉:倪發(fā)科因癡迷玉石而倒臺,周久耕因愛好收藏而身敗,秦玉海因鐘情攝影而貪腐……他們都可謂是栽倒在“雅好”上的官員典型。難道“雅好”就真的不雅嗎?領(lǐng)導干部真就不能有點小愛好了嗎?想想,在工作之余,或揮毫潑墨、著書立說,或游泳健身、蒔花弄草,如此“雅好”,既可以滌蕩疲憊、怡情養(yǎng)性,又可以強身健體、砥礪情操,比酗酒、賭博之流高雅得多了,何錯之有?
“雅好”本無錯,錯在官員的失控越界。如果把這些“雅好”作為追名逐利、貪腐受賄的渠道或工具時,“雅好”也就自然地丑陋、失雅了。比如你熱愛珠寶,喜歡擺弄花草,你便要自食其力,量力而行,在自己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去買玉,去拾掇花草,而不是憑自己的權(quán)力向人亂伸手,或者接受任何“圍獵者”別有心裁的饋贈,對一味迎合、投己所好者更要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當個人“雅好”與黨的事業(yè)、人民利益發(fā)生矛盾沖突時,則應(yīng)該毫不猶豫地忍痛割愛。
“好船者溺,好騎者墮,君子各以所好為禍”。官員要嚴把“雅好”的邊界,對可能影響秉公用權(quán),或被人利用的嗜好,則應(yīng)果斷戒除或隱藏。比如萬里一生酷愛書法,但從不對外題字;鄭培民有集郵的愛好,卻一生隱藏;汪洋湖有吃魚的習慣,在水利廳工作卻從不吃魚等,他們有愛好,也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卻從不放縱、不越界、不外顯。作為領(lǐng)導干部,我們應(yīng)當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堅守自己的本分,正確處理好個人“雅好”與黨的事業(yè)、人民利益的關(guān)系,堅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領(lǐng)情趣雅好,用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約束情趣雅好,用嚴格的黨紀國法規(guī)范情趣雅好,謹言慎行,以免招“狼”入室,引火燒身。
“治天下者先治己,知己者先治心?!鳖I(lǐng)導干部要給自己的“雅好”戴上“緊箍圈”。一要慎獨,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自我規(guī)范和約束。二要慎微,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不以惡小而為之。三要慎友,嚴肅對待社會交往,善交益友、不交損友,注意凈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奉勸廣大官員們,要引以為戒,更要從中吸取教訓,切莫在“雅好”上栽了跟頭,因“雅好”而丟掉了大好前程,可謂是得不償失?。ㄉV部h河口鄉(xiāng)紀委 周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