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仝卓在直播中自曝曾在高考時身份造假,“用了一些手段”將“往屆改應屆”,由于觸及高考公平底線,隨即引發(fā)輿論關注,成了事件“爆炸”的導火索,炸出了很多“陳年猛料”。6月12日,山西省臨汾市紀委監(jiān)委發(fā)布調查情況通報。通報披露,仝卓高考成績無效,其繼父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仝天峰被撤職,涉案官員、學校負責人等一并受到處理。(來源:三湘風紀網)
“仝卓事件”不僅僅是藝人直播引發(fā)的丑聞問題。從通報披露的細節(jié)看,其中的造假情況,實在觸目驚心。根據有關部門“還原”過程可知,在權力的“保駕護航”下,仝卓想轉學就轉學,想獲得虛假應屆生學籍就能獲得,乃至想入黨就能入黨……有關制度被玩弄于股掌之間,膽子之大、牽扯面之廣,隨心所欲的程度,實在讓人震驚不已。
梳理報道發(fā)現(xiàn),在仝卓曾一路順風順水的“開掛”人生中,時任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的繼父仝天峰,可以說是推動整個事件的幕后“黑手”。不滿18歲入黨、復讀生變應屆生……一撥撥“護犢子”操作令人眼花繚亂,別人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仝天峰卻翻雨覆云將公權力玩弄于股掌之間。更令人瞠目的是,在調查期間,仝天峰居然還頂風作案,妄圖“捂蓋子”將偽造手續(xù)放入仝卓檔案,而臨汾市教育局長李晉平知悉情況后,還指使相關人員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膽子也忒肥了!比起自曝造假的仝卓,更加引起民憤的是特權對公平和規(guī)則的肆意踐踏。
權力為公器,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不是為一己私欲“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靠“掌勺自肥”得來的開掛人生,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仝天峰等人的下場也再次告誡每一名黨員干部,公權力容不得絲毫褻瀆異化,任何試圖玩弄制度、挑戰(zhàn)公平、冒犯大眾情感的人,都會吃不了兜著走!
“仝卓事件”猶如一面鏡子,照亮了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渴求——每一名考生都不能被辜負;也照出了個別領導干部罔顧黨紀國法、肆意用權的結局——伸手必被捉。同時更警示我們要落實落細黨中央有關權力運行制約監(jiān)督的決策部署,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對損害教育公平的行為,堅持零容忍、嚴懲治。特別是越到高考臨近,越要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維護好高考制度在公眾心目中的公信力。
有句話說得好: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同樣的邏輯,制度必須被遵守,否則再嚴密也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高考公平茲事體大、牽涉甚廣,為了防止有人凌駕于制度之上搞暗箱操作,就應該在監(jiān)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不讓“護犢心切”的“仝天峰”們有弄虛作假、違紀違法的空間。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始終“利劍”高懸,發(fā)揮好監(jiān)督職責,緊盯報名、考試、招錄等重點環(huán)節(jié),對違反招生政策和紀律規(guī)定等行為一律從嚴查處、絕不姑息。同時,要堅持以案明紀,做好警示教育“后半篇文章”,使廣大黨員干部時刻警醒要敬畏權力、制度,讓遵規(guī)守紀、依法用權成為一種剛性約束、行動自覺。(桑植縣河口鄉(xiāng)紀委 周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