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花中四君子”之一,色白雅潔,枝干蒼古,嚴冬之際,雪花紛飛,百花凋零,唯有梅花傲然挺立,迎風綻放,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自古以來,梅得君子所愛,其俊逸的風度與高潔的品性,為無數文人墨客稱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梅花亦以堅韌、清雅的品格,給人以不畏嚴寒,清正廉潔的激勵。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边@是陸游在《卜算子·詠梅》最經典的梅花詞,整首詞未提一個梅字,卻寫出梅的最高品格,詞人托物言志,既贊嘆梅花的與眾不同,亦表達自己高潔自守的人格。梅花歷經孤寂,風雨后,縱使無法擺脫零落成泥的命運,可仍舊留下一縷清新如故的梅香。這一縷經久不息的幽香,正是梅花的精神與志節(jié)所在,也是陸游在遭遇種種逆境后的人生態(tài)度,是經過了歷練與升華后的豁達心態(tài)。黨員干部亦要保持“零落成泥碾作塵”的無私奉獻精神,牢記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儉以養(yǎng)德,淡泊明志。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黨員干部身上的“廉如梅花不畏寒”,并非與生就來,而是經過黨性錘煉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開國元帥賀龍一生剛直不阿、光明磊落、克己奉公、廉潔自律,在教育子女、樹立良好家風方面更是作出了表率,堪稱典范。新中國成立后,賀龍給子女立了不少規(guī)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求子女和普通老百姓一樣,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孩子們讀書時,賀龍又立了一條規(guī)矩:不允許以父親名義向學校、組織要求特殊的照顧和待遇,如果有這種行為發(fā)生,全家都應鄙視。賀龍元帥真正做到了如梅花一般廉潔奉公一身清。
梅花香自苦寒來。黨員干部既要保持梅的清香,亦要像梅花一般經一番寒徹骨,在艱難困苦中涵養(yǎng)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擔當品格,以敢于接“燙手山芋”、啃“硬骨頭”、當熱鍋上“螞蟻”的勇氣和執(zhí)著,苦心志,勞筋骨,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梅花猶如大自然所孕育的花中衛(wèi)士, 既有“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的清心, 也有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傲骨, 更有 "雪虐風饕愈凜然" 的剛烈。學梅需悟梅,廣大黨員干部要領悟梅花不畏嚴寒,清廉自守的內在品質,從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以“忠誠、干凈、擔當”涵養(yǎng)梅的“清心”,以“打鐵還需自生硬”鑄就梅的“傲骨”,以“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成就梅的剛烈,無論處于何種環(huán)境,都要永葆對黨的忠誠之心、對群眾的赤子之心、對事業(yè)的敬畏之心,清正廉潔、剛正不阿,永遠散發(fā)出如梅香一般濃郁潤心的清風廉韻。(永定區(qū)紀委監(jiān)委 徐蓉)